Recommend

無懼機器搶飯碗 擺脫限制創未來

  •  
  •  
  •  

很多人都懼怕人工智能(AI)年代來臨會使無數職位被機器取代,失去飯碗。UPS革新專家及企業資金戰略副總裁李大衛認為人們無需懼怕,反而應該調整心態,激發更多創造力,創造無數職位。

 

未來十年消失2500萬職位 Forrester Research最新調查指出,預計在未來十年間,有最少2500萬個職位消失,這不只影響到藍領,更影響到知識分子,包括在華爾街以及矽谷的人,即使是最聰明最高薪的人也會被這些改變影響到。

 

李大衛認為,人們不應該被動地等待政府失業救濟金或全民退休保障,反而應該由業界帶領,開創新類型工作,讓人們在機器時代仍有實質工作可做。

 

經歷兩次經濟轉型

 

事實上,我們已經歷了兩次經濟轉型,工種上有重大轉變。李大衛解釋,從1870年至1970年,以農田為基礎的工人少了90%。然後,1950年到2010年間,在工廠工作的人又少了75%。他說:「我們可能只有十至十五年的時間來調整,如果反應不夠快,我們就可能活在一個大量失業的機器人世界裡。」他指出,預防未來失業的關鍵在於重新找到「人類」的價值,創造出以人類為中心的工作。

機器是代替人類做一些厭惡性和重覆性的工作,否則今天人們還要做大量沉悶和辛勞的工作,人類不應因此產生懼怕。

投入高創造力工作

 

如果今天仍停留在工廠心態,只做重覆性工作,然後控訴被機器取代,那就注定滅亡。李大衛指出:「我們應該與機器達至『雙贏』,機器是做重覆性、厭惡性和受限制的工作,而人類應該做創造性高的工作。」他舉例,他曾在銀行工作,推廣更多創新文化,結果他發現問題在於職權限制問題,其實那些職員可以自由地運用所有不同的技能和才華,解決任何程度的問題。該實驗最終為公司創造出了數百萬元的額外收入,如為客服中心的按鍵式系統、員工專用的桌面工具和感謝卡系統等。 從今天開始,我們不須懼怕機器搶飯碗,應反問自己:「想解決甚麼問題,貢獻甚麼予工作裡。」

 


  •  
  •  
  •  

Tony Lai

IT Pro 記者。如有任何科技新聞及消息提供,歡迎電郵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