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ports

滙豐:逾80%香港人成為詐騙目標

  •  
  •  
  •  

滙豐於今年4月首次進行了網絡安全調查,有超過80%香港人曾經成為騙徒的目標,當中有26%墮入騙案,平均損失港幣3,800元。調查結果顯示,香港人需要將個人資料妥善保管,並對在網上越趨普遍的社交工程陷阱提高警惕。

是次調查識別出一些最常見的騙案,包括電子支付、網上情緣、身份盜竊,冒充官員,求職騙案及詐騙電話,了解香港人如何應對這些騙局。

網上情緣詐騙最嚴重

調查發現,網上情緣和電子支付詐騙造成的損失最為嚴重,受害人平均損失分別為港幣4,100元(在所有欺詐案件中最高)和港幣2,500元。總體而言, 26%的受訪者曾經遇上電子支付騙案,當中有13% 表示曾受騙,屬上述騙案中比例最高。此外,三分之一的受訪者曾遇上網上情緣騙局,7%的受訪者蒙受金錢損失。

滙豐香港區財富管理及個人銀行電子服務平台主管艾俊安 (Andrew Eldon)表示:「調查結果與我們的觀察吻合,香港人的生活越趨數碼化,無論是購物或交友都傾向在網上進行。新冠肺炎疫情令大眾花更多的時間上網,但這也促使騙徙有機可乘,特別是那些利用社交工程技倆行騙的手法,令受害者分享個人信息或進行資金轉賬。」

滙豐香港區財富管理及個人銀行電子服務平台主管Andrew Eldon (左)、滙豐香港區財富管理及個人銀行數碼服務訊息及內容高級經理陳淑凝

調查指出,詐騙電話(72%)和假冒官員(64%)是港人最常遇到的騙案,一成的受訪者曾經被騙,平均損失超過港幣1,000元。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的詐騙個案,例如透過與受害人建立情侶關係的網上情緣,或利用大眾傾向服從權威人物的習慣假冒知名人士行騙,普遍都會用上社交工程欺騙手法。

儘管並非所有受訪者都遭受金錢損失,但調查發現,受害者普遍存在疏忽大意的情況,例如隨意分享個人信息和銀行相關資料讓他們處於危險之中。整體來說,騙徒只需收集以下個人信息,包括網上銀行登入資料(即用戶名稱和密碼)、近照、一次性密碼(OTP)、出生日期、電子郵件地址和身分證號碼,便可完成詐騙交易。

分析顯示,兩項個人資料,尤其是網上銀行登入資料及一次性密碼均絶不能隨便提供予未經核實身份的人士。如與其他人分享上述其中一項資料,將令受騙的機會倍增。調查亦指出,有48%受訪者曾在過去12個月內與第三方分享一次性密碼,38%曾向他人提供網上銀行登入資料。

Z世代 (18-24歲) 最易受騙

按年齡區分,Z世代(18-24歲)的受訪者最熟識數碼科技,但卻相對容易遇上電子支付和求職騙局,因為他們較傾向與他人分享個人信息。Y世代(25-39歲)因為較願意向網上伴侣提供身分證號碼、一次性密碼及銀行戶口號碼,令他們更容易成為網上情緣騙案的受害者。X世代(40-55歲)則較容易墮入官員冒充和電話騙案的陷阱。

艾俊安總結說:「騙案雖然無日無之,但亦可以小心預防。在分享任何個人信息或進行匯款之前,請務必查核對方的身份並三思而行。透露或提供個人資料,你將會留下自己的數碼足跡,讓騙徒透過社交工程手法而有機可乘。一旦你進行匯款,後悔亦為時已晚。」

滙豐銀行於2020年8月和9月期間進行調查,樣本數目為800 名18-55歲的受訪者,按照香港人口普查數據,反映香港人口的年齡和性別結構。


  •  
  •  
  •  

benny

Benny Yeung ~ 企業IT傳媒人,經常四周穿梭科技巨企及論壇,熱愛探討新商機。性格貪玩,但喜歡閱讀沉悶的企業賺蝕數字,最重視辦事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