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5 Networks:44%物聯網攻擊來自中國
F5 Networks發表物聯網裝置威脅系列《The Hunt for IoT》的最新報告,發現去年7月至12月錄得的物聯網攻擊當中,超過四成來自中國。報告同時顯示物聯網攻擊方式持續改變,而暴露於保安漏洞中的物聯網IT建設分遍布全球,在東南亞近年則興起「殭屍物聯網」(Thingbot)攻擊。
F5 Networks首席威脅研究倡導人David Holmes表示:「物聯網攻擊者正改變攻擊方式及針對市場,

中國成為最大攻擊來源
中國錄得全球最高的攻擊數字,反映物聯網裝置受感染已成為全球性問題。44%攻擊流量來自中國及在早前發表報告中為威脅源的中國IP位址。在攻擊次數最高的首50個IP位址當中,36個來自中國的IP位址發動了佔總數88%的攻擊,而這些IP位址均來自國營電信商或互聯網服務供應商。攻擊量緊隨中國的是美國,俄羅斯則居第三。

物聯網裝置漏洞遍布全球
是次研究發現,針對物聯網的攻擊並不存在特定對象。由上年7月至12月受到最多攻擊的國家包括美國、新加坡、西班牙及匈牙利。除了西班牙在於12月受到佔單月整體22%的攻擊外,排行首十位的國家都只受到佔整體比率一小部分的攻擊。這反映攻擊者傾向搜尋存在漏洞的物聯網裝置,而非針對特定國家。

東南亞地區對Mirai的攻擊防護最為脆弱
東南亞國家的物聯網裝置受Mirai影響的情況比全球其他地區嚴重。儘管Mirai受到密切注視,受其影響的範圍從去年6月到12月之間持續擴大。Persirai的影響範圍則在過去6個月內輕微減少,主要見於印度及中亞地區。<<按此下載報告全文。>>

F5香港業務穩固
F5 Networks香港暨澳門區總經理麥國楝指出,香港業務成功打入各行各業的領導市場,例如全港4家主要流動網絡營運商、10家香港本地銀行、10家最大香港政府部門及代表機構、4大香港固網營運商全是F5客戶。
他強調,該公司未來會集中應用與雲端的技術發展方向,因為數碼經濟是以應用主導,而雲端平台提供創新的彈性。他說:「隨著企業使用越來越多雲端服務,導致IT管理越來越複雜,因此F5致力簡化多雲環境,幫助企業從傳統兼複雜的IT基建過渡至混合雲。」
今年三大項目
麥國楝表示,該公司今年重點在香港推出三大項目,以便推一步迎合數碼經濟環境。
- 推出Big-IP雲端版,比Big-IP硬件設備更快實施及使用。
- 推出高階網上應用防火牆(Advanced Web Application Firewall),使用機器學習及行為分析抵檔APT攻擊。
- 推動Super-NetOps項目,透過一系列線上培訓及現場教學,幫助客戶提升DevOps能力,加快及保護其產品開發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