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電腦學會:六成半香港IT企業投資大灣區
香港電腦學會在《香港國際電腦會議2018》上公佈最新「粵港澳大灣區香港資訊科技業投資調查」,發現67.92%受訪企業現正在粵港澳大灣區(不包括香港)內投資,主要投資項目為研究及發展、市場銷售及推廣(包括代理產品及網上銷售)及提供諮詢顧問服務,其中63.89%的投資額少於港幣5千萬元,25%則投入超過港幣1億元;主要投資城市依次為廣州、深圳、珠海;其次為澳門及東莞。
香港電腦學會會員事務總監郭榮忠表示,是次調查共收回106家企業的問卷,受訪者包括跨國及本地大型資訊及通訊科技企業管理層、本地大企業的資訊科技部門主管,以及資訊科技業內的中小型企業管理層等,相當具有代表性。

問:請問貴公司是否現正在粵港澳大灣區投資(不包括香港)?
選項 | 香港資訊科技企業目前投資大灣區狀況 | |
計數 | 百分比 | |
有 | 72 | 67.92% |
沒有 | 34 | 32.08% |
總數 | 106 | 100% |
問:請問貴公司目前的投資狀況為(可選多於一項):
選項 | 香港資訊科技企業目前
投資大灣區狀況 |
|
計數 | 百分比 | |
設廠生產(軟體及硬件) | 4 | 9.09% |
研究及發展 | 12 | 27.27% |
市場銷售及推廣(包括代理產品及網上銷售) | 12 | 27.27% |
提供諮詢顧問服務 | 10 | 22.73% |
天使投資或初創基金投資 | 0 | 0.00% |
其他 | 6 | 13.64% |
總數 | 44 | 100% |
商機大、人材足、成本低為港IT企業主要考慮
本港資訊科技企業投資粵港澳大灣區的主要原因,依次為市場及商機龐大(23.44%)、專業及技術人才供應足夠(23.44%)及成本相宜(18.75%),而跟隨母公司政策(12.50%)、研究及開發具實力(10.94%)亦具有一定的影響。
問:請問貴公司選擇投資大灣區的原因(可選多於一項):
選項 | 香港資訊科技企業目前投資大灣區狀況 | |
計數 | 百分比 | |
市場及商機龐大 | 15 | 23.44% |
低技術勞動力供應足夠 | 3 | 4.69% |
專業及技術人才供應足夠 | 15 | 23.44% |
研究及開發具實力 | 7 | 10.94% |
成本相宜 | 12 | 18.75% |
政策優惠 | 3 | 4.69% |
跟隨母公司政策 | 8 | 12.50% |
其他 | 1 | 1.56% |
總數 | 64 | 100% |
大灣區當局應多舉辦考察及投資推介
香港電腦學會會長孫耀達指出,市場商機、人材供應及成本相宜,是香港企業投資的主要考慮因素。踏入工業4.0年代,目前各本地受訪企業投資粵港澳大灣區的製造業,僅約9%,而對於天使投資或初創基金投資更屬絕無僅有,可見粵港澳大灣區當局,應進一步推動高端製造業的發展,並且利用香港的金融系統及集資優勢,鼓勵本地資訊科技企業尋求有潛力的初創企業進行投資,共生共榮。
孫耀達進一步指出,大灣區內對吸引科技投資,仍是傳統工商業大城市較具優勢;其實佛山、中山、肇慶、惠州及江門等城市,發展潛力、人材供應及優惠政策均有不俗的配套,相信可多舉辦考察,向香港科技企業推介投資環境及各種配套優惠。
來年近四成受訪企業將進行新投資計劃
未來一年,有近四成受訪公司將於粵港澳大灣區進行新投資計劃,業務依次為提供諮詢顧問服務(33.71%)、研究及發展(24.72%)及市場銷售及推廣(包括代理產品及網上銷售)(19.10%)。其中近一半企業的投資額少於港幣5千萬元,15.38%則擬投入超過港幣1億元。
問:未來一年是否擬於大灣區進行新投資?
選項 | 香港資訊科技企業未來投資大灣區計劃 | |
計數 | 百分比 | |
會 | 41 | 39.81% |
不會 | 62 | 60.19% |
總數 | 103 | 100% |
問:請問貴公司計劃投資何種業務(可選多於一項):
選項 | 香港資訊科技企業未來
投資大灣區計劃 |
|
計數 | 百分比 | |
設廠生產(軟體及硬件) | 7 | 7.87% |
研究及發展 | 22 | 24.72% |
市場銷售及推廣(包括代理產品及網上銷售) | 17 | 19.10% |
提供諮詢顧問服務 | 30 | 33.71% |
天使投資或初創基金投資 | 1 | 1.12% |
其他 | 12 | 13.48% |
總數 | 89 | 100% |
港商疑慮值得當局考慮
至於未來一年有近六成受訪企業未有投資於粵港澳大灣區的新計劃,主要原因依次為法規及稅制問題(20.69%)、跟隨母公司政策(17.24%)、無政策優惠問題(14.66%)、成本問題(12.07%)及市場不夠開放(11.21%)等。
問:未來一年貴公司為何不擬於大灣區進行新投資(可選多於一項)?
選項 | 香港資訊科技企業未來不作大灣區新投資計劃原因 | |
計數 | 百分比 | |
市場不夠開放 | 13 | 11.21% |
人材供應不足 | 7 | 6.03% |
法規及稅制問題 | 24 | 20.69% |
研究及開發實力問題 | 11 | 9.48% |
成本問題 | 14 | 12.07% |
無政策優惠問題 | 17 | 14.66% |
跟隨母公司政策 | 20 | 17.24% |
其他 | 10 | 8.62% |
總數 | 116 | 100% |
孫耀達稱:「香港跨國科技企業,投資意向受母公司政策影響,非常自然;然而,不少企業公對國內的法規及稅制問題、缺乏政策優惠、成本及市場開放等均有所疑慮,則值得粵港澳大灣區當局考慮。」
逾四成受訪企業對大灣區前景有信心
對於粵港澳大灣區未來發展,有超過四成受訪者表示具有信心,其中近15%受訪企業更表示非常具有信心。15.84%受訪企業則表示沒有信心,而其餘42.57%受訪者則表示無意見。
問:貴公司對大灣區投資前景是否具有信心?
選項 | 香港資訊科技企業未來投資大灣區計劃 | |
計數 | 百分比 | |
非常有信心 | 15 | 14.85% |
有信心 | 27 | 26.73% |
無意見 | 43 | 42.57% |
沒有信心 | 11 | 10.89% |
非常沒有信心 | 5 | 4.95% |
總數 | 101 | 100% |
孫耀達稱:「粵港澳大灣區由香港、澳門及包括廣州、深圳在內的九個廣東城市組成,擁有六千七百萬人口,佔國內生產總值百分之十二。十一個城市相輔相成,於國際市場內將可產生極大的協同效應。相信大灣區的發展,將為資訊科技界,提供各種令人振奮的機遇。隨著大灣區對數碼和業務轉型的需求不斷增長,資訊科技專業人員於大灣區內的發展潛力非常巨大。」
孫耀達續稱:「然而,粵港澳大灣區始終屬於新概念,不少香港資訊科技企業並未深入接觸,因此對發展前景稍欠認識。因此有必要加強宣傳,多舉辦考察活動,令本港的資訊科技企業對大灣區各城市及其發展潛力,有更進一步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