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ports

Sumsub:香港Deepfake詐騙較去年增110%

  •  
  •  
  •  

一體化驗證平台Sumsub發佈第四份年度身分欺詐報告,日益複雜的欺詐策略和欺詐即服務 (FaaS) 的廣泛應用,導致亞太地區身分詐騙事件持續上升。根據內部驗證數據,2024年亞太地區的身分欺詐較去年同比增長達121%。深度偽造詐騙事件在香港和亞太地區於2023年及2024年的同比增長分別高達110%和194%,全球更錄得四倍的增幅,佔今年所有企圖欺詐事件的7%。

Sumsub亞太區業務發展副總裁Penny Chai表示:「隨著亞太地區數字經濟持續發展,欺詐事件不斷演變的性質為企業帶來了不容忽視的新挑戰。詐騙策略日益複雜,罪犯亦越來越輕易獲得欺詐服務應用,市場對更強大驗證方案的需求前所未有地迫切。健全的身分保障不但是預防措施,更是在愈趨複雜的環境中保護數字業務未來發展和消費者權益的根本。」

Sumsub亞太區業務發展副總裁Penny Chai

報告重點包括:

  • 2024年五大身分欺詐類型包括虛假文件 (50%)、退款要求 (15%)、帳戶接管 (12%)、深度偽造 (7%) 和欺詐網絡 (4%)。
  • 2024年欺詐事件增幅最高的五大行業為交友 (265%)、線上媒體 (180%)、銀行和保險業 (162%)、金融科技 (156%) 和教育科技 (144%)。
  • 獲驗證申請人涉及欺詐網絡比率最高的前10個司法管轄區包括泰國、中國内地、孟加拉國、越南、柬埔寨、香港和新加坡。
  • Sumsub 2024年亞太地區欺詐風險調查中,85% 受訪者表示擔憂深度偽造詐騙事件對未來選舉的影響。
南韓Deepfake攻擊增幅最大,達735%。

欺詐行業的經濟環境已經發生巨大變化,讓騙徒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能夠更易地以最少的投資執行大規模行動。現時,所有人都有機會取得執行詐騙計劃所需的資源,而無需任何技術知識。環境轉變的主因是欺詐即服務平台的推出和廣泛可用的欺詐工具,為網絡犯罪提供所需的一系列服務,包括身分盜竊、帳戶接管和金融欺詐。欺詐即服務的模型讓詐騙變得可延伸,進一步加劇問題,使騙徒能夠發起更多攻擊,同時令企業更難有效地偵測、預防和應對欺詐事件。

大規模欺詐事件的數量上升,更複雜、更有組織的欺詐計劃亦隨之顯著增加。這些計劃大多牽涉有組織的欺詐網絡和錢騾,針對多個平台和行業,以變得更難被偵測和中斷,最終為企業帶來重大財務損失。在 2024 年第一季,每 100 位線上平台用戶中就約有一個與欺詐網絡相關。此類欺詐網絡比率最高的前10 個司法管轄區中有 7 個集中位於亞太地區,包括泰國、中國内地、孟加拉、越南、柬埔寨、香港和新加坡。

隨著亞太地區經濟持續數碼化,身分欺詐的威脅只會日益嚴峻。各地趨向以數字經濟為主導,騙徒因而得到更多行騙的機會,因此,企業和政府採取積極的應對措施變得更為重要。若不建立強大穩健的框架以驗證身分和預防欺詐,網絡犯罪的增長將繼續破壞數字經濟發展,並削弱消費者信心。


  •  
  •  
  •  

benny

Benny Yeung ~ 企業IT傳媒人,經常四周穿梭科技巨企及論壇,熱愛探討新商機。性格貪玩,但喜歡閱讀沉悶的企業賺蝕數字,最重視辦事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