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力局入選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技術與創新支持中心」籌建機構
香港生產力促進局成功入選國家知識產權局及世界知識產權組織 (WIPO) 共同確認的技術與創新支持中心 (TISC) 籌建機構。生產力局將積極展開籌建工作,目標在2025年底前完成籌建,促進香港成區域知識產權貿易中心,為新質生產力發展注入動力。生產力局首席營運總監林芷君女士表示:「堅持創新、把握知識產權貿易機遇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確保香港經濟持續朝向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我們很榮幸成為香港首間入選的TISC籌建機構,為香港知識產權發展添磚加瓦。」
TISC是WIPO發展議程框架下的重要項目,旨在協助技術創新主體,提升技術信息檢索能力,更快掌握行業動態和新技術信息,增強創新技術。香港特區政府於今年4月向國家知識產權局,推薦生產力局在香港籌建第一家TISC機構,以便更聚焦地向本地初創企業、中小企業和企業家提供優質的知識產權資訊及服務,協助業界開發創新潛力,並創造、保護、管理和商品化其知識產權,更好賦能新質生產力發展。

全國有效發明專利 數量在全球居首位
近年全球知識產權的重心已向亞洲轉移。截至2024年10月底,全國擁有超過450萬件有效發明專利,數量在全球居首位。根據WIPO公布的《2024年全球創新指數》,經分析各地在專利申請和科學論文刊登數量等因素,由香港、深圳及廣州的創新及科技業組成的廣深港科技集群位列全球「最佳科技集群」第二位。本地方面,知識產權署在2021至2023年批出的標準專利註冊每年均超過一萬宗,較之前十年每年的平均註冊量上升逾五成,顯示香港的創科上游生態越趨蓬勃,知識產權貿易的市場潛力龐大。
生產力局首席營運總監林芷君女士表示:「我們樂見政府持續完善本港的知識產權制度,並期望通過與內地在知識產權領域的合作、廣深港科技集群等優勢,發揮好十四五規劃下區域知識產權貿易中心的定位,配合國家建設知識產權強國和發展新質生產力的策略。我們相信,做好知識產權可以保障本地的發明和品牌,保護企業開發和設計成果,鞏固『香港製造』的品牌優勢,提高經濟回報。」

培育兼備專利知識的創科人才
生產力局將按照TISC籌建要求,從場地、硬件設施、知識產權信息資源、人力建設、制度建設等多方面積極開展籌建工作。在籌建期間,生產力局將開展TISC相關服務及宣傳推廣活動,以便香港創科界與中小企更好了解TISC服務内容及知識產權相關資訊,培育兼備專利知識的創科人才。
生產力局自1998年起擔任專利申請資助計劃執行機構,並成立知識產權服務中心,為本地企業提供專業的知識產權資訊及諮詢服務,保護其開發和設計的成果,成為科技成果轉化成生產力的橋樑,推進本地成為創新樞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