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用科技高峰會 促進政產學研投合作
2025年「應用科技高峰會」今日假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邀請了全球40多位「政產學研投」領袖開講,熱議生成式人工智能、低空經濟、智慧城市等創新科技的現狀與未來,吸引逾1,500位來賓。應科院董事局主席李惠光工程師表示:「過去25年來,應科院致力將創新意念轉化為具影響力的科技。我們透過創造惠及各界的科技解決方案,並與政府部門、大學、業界夥伴及全球頂尖科技企業緊密合作,成功將顛覆傳統的創新科技成果轉化,廣泛在商業上應用,成效顯著。」
高峰會由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 (應科院) 主辦,是其踏入銀禧的首個活動。是次高峰會由香港特區政府創新科技署資助,並獲70家機構支持。行政長官李家超先生應邀發表視像演說,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教授、運輸及物流局局長陳美寶女士等多位政府官員亦親臨現場,分別分享科技在推動香港發展和將其定位為全球創新中心方面的重要性,以及低空經濟發展藍圖等最新創科政策。

創科賦能各行各業
行政長官李家超表示,香港特區政府一直致力推行具前瞻性的政策,推動香港創新科技的發展。他表示:「本屆政府推出100億港元『產學研1+計劃』,加快科研成果商品化;『新型工業化加速計劃』則協助生命健康科技及先進製造業等行業,設立尖端智能生產設施;而即將啟動的100億港元『創科產業引導基金』,則為策略性新興及未來產業引入更多投資。各項措施正推動香港成為助力初創企業、研究人員與投資者實踐新飛躍的理想平台,讓他們把大膽構想轉化落地,帶來創新變革。」

內地與香港創科合作潛力龐大
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教授指出:「『政產學研投』界別共同合作是我們發掘新機遇和推動進步策略的基石,而這合作亦延伸至香港以外。內地與香港創科合作潛力龐大,特別是在大灣區方面。隨着去年在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設立辦事處,應科院在將創意轉化為影響深遠的解決方案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為商界、社會和經濟帶來效益。」

推動科研成果轉化
應科院董事局主席李惠光工程師說,為了進一步加強「政產學研投」合作,各向界展示本地的最新研成果,特別舉辦是次高峰會。他表示,未來將會探討如何與其他研發中心加強合作,結合雙方優勢為客戶提供更全面的解決方案。「應科院科研團隊亦會全力研發各項嶄新科技,例如低空經濟、自動駕駛及車聯網、生成式人工智能等,促進新型工業化及創科產業的發展。」

應科院署理行政總裁及首席營運官莊偉泉工程師於高峰會上分別與深城交數字科技和灣區互聯科技有限公司、法國Prophesee、韓國智慧城市聯盟,以及西井控股 (香港) 有限公司簽署合作備忘錄,為日後應科院技術轉移及擴大應用領域奠定基礎。
從實驗室走進市場
「應用科技高峰會」演講嘉賓陣容鼎盛,匯聚來自法國、中國香港、韓國、中國內地、泰國及阿聯酋的政商領袖、科技專家和學者。在「從實驗室到市場 – 創新商業化的歷程」主題演講上,被譽為「無創產前檢測之父」並榮獲有「科學界奧斯卡」之稱的「科學突破獎—生命科學獎」的香港中文大學校長盧煜明教授,分享他如何把血漿DNA診斷技術應用在產檢,有助及早診斷唐氏綜合症等多種遺傳病;以及用於多種癌症篩查,惠及人類健康。
運輸及物流局局長陳美寶女士、香港科技園公司董事局主席查毅超博士、聯想集團高級副總裁暨聯想創投集團總裁賀志強先生、香港互聯網專業協會會長冼漢迪先生分別就「低空經濟的發展藍圖」、「香港創科的未來發展」、「藉企業與初創合作推動科技產業化」、「從創業和投資看香港科創發展機會」發表主題演講。

展示香港創科實力
此外,現場設有「創新科技展區」,匯聚應科院以及20家本地科技初創、企業、大學及研發機構,包括香港理工大學、香港紡織及成衣研發中心,以及納米及先進材料研發院等,展示最新研發成果,涵蓋數碼健康、智慧城市、金融科技等多個領域,包括掛牆式電動汽車雙向充電樁、城市無人機最後一厘米配送、智慧安全工地系統等。

這些展品不僅展現了香港創新科技實力,還讓與會者商談合作機遇,把尖端技術轉移至不同行業落地應用。展覽將於2月17至21日移師至應科院於香港科學園中庭長廊舉辦的「創新科研週」中繼續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