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應用AI決策具後發優勢
究竟中小企能否透過AI增強競爭力?HPE香港及澳門董事總經理郭榮忠 (Vincent Kwok) 表示:「我們與中小企老闆交流時,不時發現中小企誤以為運行及測試AI模型成本高昂且涉及精密科技,是大公司才能參與的項目。類似的認知過份誇大運用AI所需的成本,也低估AI對改善營運效率的效用。」
儘管中小企不一定需要自行、從頭訓練AI模型,但應建立合適的營運模式,善用AI作科學決策。借助科企的平台,中小企亦能分享AI的科技紅利,持續拓展業務。
專注AI決策 技術細節交予科企
中小企可以使用由市面上的AI模式預製模組,經簡單調節、組合後,即能投入於營運決策。中小企也可以採取混合雲端架構,將大部份IT維護、安全工作交由HPE等科企的專家執行。這類服務讓中小企以可負擔的成本,享受如同大型企業的保障。
在香港,中小企和初創更可從政府、商界以至科技界獲得資源,探索AI應用的可能性。初創可以透過數碼港在去年末啟用的人工智能超算中心和人工智能實驗室 (AI Lab),體驗不同超算設備工具,探索產品創新及融合技術,促進創新技術轉化。HPE作為科技業界先驅,也從中提供超級電腦軟硬件、配備NVIDIA GPU等AI解決方案、專家到場支援服務。我們將持續引進全球最先進的AI技術,讓本地企業及初創體驗強大的AI算力及測試各種應用場景,並與全球技術生態圈互聯互通。

中小企AI具「後發優勢」
借助外界的幫助,準備妥當的中小企可享有AI發展「後發優勢」,有能力與大企業一較高下。中小企若及早吸取大型企業的經驗管理數據, 轉型升級勢必事半功倍,進程可能較大型企業順利。
中小企的LLM模型、混合雲端架構可因應公司成長而靈活調節,無需在運算力面臨樽頸前才匆忙應對。
科技公司具備全球網絡和技術優勢,能通盤規劃從邊緣至雲端的IT環境,為企業制定合適的基礎架構和AI策略。舉例而言,科技公司能夠按企業需要,建議應運用哪些供應商的AI晶片訓練LLM,各類應用程式應如何分佈於本地數據中心、私有雲、公有雲,如何連接各部份能兼顧效率、成本效益、安全及監管法規要求,以至特定主機應如何實現能源效益。他們在大企業身上獲得的經驗,能夠指引後來居上的中小企,更穩妥地推動數碼轉型。

讓管理層、IT員工與科企各司其職
決定個別工作負載合適的運行平台,以至整體基礎架構的規劃,都大大超出一般企業管理層和IT管理員工的能力範圍。大部份中小企不必也不可能掌握所有技術細節。管理層可以專注探索哪些商業營運範疇能受惠於AI,IT管理人員亦可與科技公司合作,動用陳封多年的營運數據建立專用LLM,讓一般員工獲取未來決策所需的見解。作為超級運算、混合雲和 AI 的尖端科企,HPE 較一般企業員工,更適合解決這些技術難題。在AI發展路上,中小企管理層、IT員工及科技企業應各司其職,善用各自的長處,讓中小企亦能受惠於科技發展,在優勢市場上與大型企業一較高下。我們將協助企業建立合適的混合雲端基礎架構,在邊緣至雲端塑造無縫的體驗,讓中小企東主和IT主管充份運用數據的潛能,把握更多機遇。
作者簡介:HPE香港及澳門董事總經理郭榮忠 (Vincent Kwo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