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渣打大灣區營商景氣調查:營商情緒在關稅風暴前保持穩定

  •  
  •  
  •  

渣打銀行與貿發局聯合公佈最新的渣打大灣區營商景氣指數(GBAI)顯示,區內的營商情緒在2025年第一季度錄得全面改善。

渣打大中華及北亞區高級經濟師劉健恒(左)及香港貿發局首席經濟師(大中華區)趙永礎(右)昨日(4月15日)於記者會上公佈最新一季「渣打大灣區營商景氣指數」。

營商活動的「現狀」指數由前一次的50.7升至今年第一季的53.5,創2024年第二季以來新高。八項組成營商指數的子指數當中,六項按季錄得升幅,而且所有原本前一季表現低於50的子指數全數重返中性線以上,分別是:「產能利用率」(升3.2個百分點)、「原材料庫存」(升9個百分點)、「融資規模」(升3.2個百分點),及「利潤」(升3.1個百分點)。

營商活動的「預期」指數同樣錄得改善,由2024年第四季的52.9上升至上一季的54.3。更值得鼓舞的是,八項「預期」子指數中,七項均按季上升,並以「利潤」和「原則料庫存」分別為3.1及2.8個百分點的升幅最顯著。

若以城市劃分,撇除深圳,所有城市的「現狀」和「預期」子指數按季都有改善。其中,香港的「現狀」子指數更連續四個季度上升,達到53.5;「預期」指數更由50.8躍升至56.9,表現僅次於廣州。廣州最新的「現狀」和「預期」子指數分別處於60.3及58.0,是所有城市中表現最好。

是次調查結果顯示,大灣區企業有能力應對美國首輪加徵的關稅(10%+10%),相信部分受惠於DeepSeek的技術突破帶動市場情緒,以及市場對中央將會推出更多提振政策的憧憬增加。然而,受訪者在2至3月(即第一季度調查進行期間)對前景的看法較為樂觀,並未反映近期局勢發展的影響,即美國宣布對中國及大多數國家大幅調高對等關稅。

渣打大中華及北亞區高級經濟師劉健恒。

渣打大中華及北亞區高級經濟師劉健恒表示:「考慮到關稅政策所觸發的市場調整,中國為加快穩定市場情緒,4月份下調存款準備金率或政策利率(七天逆回購利率)的機率大幅增加,我們預期中國未來的貨幣及財政政策都會維持寬鬆。與此同時,香港亦需要加大對中小企的短期支援,促進更多非美國貿易走廊相關的貿易流。我們下一次調查將於5月至6月進行,屆時結果應該可以更準確反映大灣區企業在應對高關稅的實際情況。」

香港貿發局首席經濟師(大中華區)趙永礎表示:「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於三月份發表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政府工作任務首要是全方位擴大內需。調查顯示,超過50%的受訪者表示,他們已經做好充分準備,或正在擴展/計劃擴展業務,以開拓內地龐大的消費市場。換言之,政府的提振消費支持措施可進一步促進他們的業務發展。」

展望未來, 41%受訪者認為中國今年1月宣布的提振消費措施將帶來正面影響。同時,38%受訪者表示,消費品以舊換新計劃將對他們的業務產生積極影響。當被問到中國可以採取哪些措施進一步擴大支持消費措施的成效時,最多人選擇的是「放寬私營企業及外資的市場准入條件,刺激服務業消費」。

香港貿發局首席經濟師(大中華區)趙永礎表示:「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於三月份發表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政府工作任務首要是全方位擴大內需。調查顯示,超過50%的受訪者表示,他們已經做好充分準備,或正在擴展/計劃擴展業務,以開拓內地龐大的消費市場。換言之,政府的提振消費支持措施可進一步促進他們的業務發展。」

GBAI是市場首個針對粵港澳大灣區營商景氣進行的前瞻性季度調查,以分析區內營商氣氛及跨城市、跨行業之間的協同效應。渣打與貿發局合作每季訪問逾1,000家大灣區企業,涵蓋製造及貿易、零售及批發、金融服務、專業服務和創新科技行業,並根據所收集的數據編制出指數,有助投資者及企業了解大灣區最新的營商環境、評估未來表現並制定市場策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