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ndstad:工作與生活失衡令員工失去動力
人才服務機構Randstad (任仕達) 香港第13期僱主品牌調研報告中,「工作與生活平衡」一年後重新超越「富有吸引力的薪酬和福利」,再次成為香港人才首要僱主價值主張 (EVP) 驅動因素。任仕達香港董事總經理Benjamin Elms表示:「如今,人才的期待變得更加多元。隨著多元收入來源和靈活就業愈發普遍,工作與生活平衡更成為僱主脫穎而出的關鍵優勢。」

本次年度調研由任仕達委託Kantar獨立執行,覆蓋全球超17萬人,其中包括2599位香港受訪者,是全球最全面的僱主品牌研究項目之一。
香港員工心目中理想僱主的5大價值主張(從16項中選出)
香港 | Z世代 | 千禧一代 | X世代 |
工作與生活平衡 | 工作與生活平衡 | 工作與生活平衡 | 工作與生活平衡 |
薪酬與福利 | 薪酬與福利 | 薪酬與福利 | 薪酬與福利 |
企業財務健康 | 平等機會 | 企業財務健康 | 企業財務健康 |
工作安全 | 企業財務健康 | 工作安全 | 工作安全 |
平等機會 | 優秀管理 | 良好培訓 | 工作氛圍 |
「工作與生活的平衡」是影響員工投入度高低的核心因素。
調研顯示,58%的受訪者表示在當前崗位中保持積極投入狀態,其中48%表示比2024年有更高的工作動力。然而,也有19%受訪者表示在2025年感覺更不投入,投入度低的員工跳槽傾向高出12%。
Elms進一步分享了激勵因素如何影響人才吸引和留存,指出:「員工體驗往往在日常工作中被成果交付和時間壓力掩蓋。然而,一些簡單的瞬間——如在工作中可以放心表達不同觀點,有機會學習新知識,甚至與同事共度輕鬆午餐——卻能大幅提升員工投入度,並減少員工流失率。」
五分之二的受訪者表示,良好的「工作與生活平衡」是維持其工作積極性與投入度的關鍵,其次是「成長、晉陞與發展機會」以及「對崗位安全的信心」,兩者均佔32%。

Z世代是唯一將「領導與企業文化的積極變化」排在「良好工作與生活平衡」之上的群體,但差距僅為1個百分點。研究還發現,文化和成長對千禧一代和X世代來說是重要因素,因為他們受到良好的團隊支持、良好的工作關係和成長機會的激勵。
在導致失去動力的因素方面,雖各代職場人士略有差異,但「工作與生活失衡」和「工作量過大」均位列各代的前三大痛點。
36%的千禧一代表示,「工作與生活失衡」或「對更高薪酬或更好福利的渴望」會同樣讓他們失去動力;37%的Z世代若希望獲得更高薪資或福利,也更容易在工作上感到不滿;而29%的X世代若面臨管理層不明確或不切實際的期望,也會因此情緒低落。
激勵受訪者工作積極性的前三大因素
香港 | Z世代 | 千禧一代 | X世代 |
良好的工作與生活平衡40% | 領導與企業文化積極變化38% | 良好的工作與生活平衡37% | 良好的工作與生活平衡46% |
成長、晉陞與發展機會32% | 對崗位安全的信心37% | 感受到經理/團隊重視與支持32% | 成長、晉陞與發展機會32% |
對崗位安全的信心32% | 良好的工作與生活平衡37% | 成長、晉陞與發展機會32% | 更好的同事與管理層關係31% |
不利於激發受訪者動力的三大因素
香港 | Z世代 | 千禧一代 | X世代 |
工作與生活失衡37% | 希望獲得更高薪酬或福利37% | 工作與生活失衡39% | 工作量過大36% |
工作量過大39% | 工作與生活失衡36% | 希望獲得更高薪酬或福利39% | 工作與生活失衡32% |
希望獲得更高薪酬或福利34% | 工作量過大32% | 工作量過大37% | 管理層期望不明確或不切實際29% |
駕馭人工智能力量以吸引人才
香港AI在職場中的應用與去年持平,其中Z世代與千禧一代的「經常使用」比例分別上升了4%與1%。然而,調研顯示X世代在職場中使用AI的意願下降,僅有20%表示「經常使用」,比2024年下降6個百分點。
此外,39%的X世代受訪者表示今年從未在工作中使用過AI,較前一年增加了2%。同樣地,16%的X世代認為AI對其工作沒有任何影響。
隨著AI改變工作流程、提高生產力並重塑員工體驗,Elms指出:「大多數香港人對AI持積極態度,將其視為工作助手而非威脅。他們期望僱主提供相關培訓,例如如何寫提示詞 (prompt writing)、負責任的AI使用方式及實際用例。那些能夠將AI賦能成果用於僱主品牌建設與人才吸引的公司,將更有可能吸引更多數字原住民加入其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