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ports

Visa研究:疫情加速香港電商 過半消費線上進行

  •  
  •  
  •  

Visa的最新研究顯示,香港消費者電子支付使用量自2019年年度研究開始以來首次超越現金。疫情期間,過半(52%)的購物開支透過網絡進行(而新冠肺炎疫情前是40%)。當疫情基本過去後, 45%的港人預計消費仍將於網上進行。

《Visa消費者支付取態研究2.0》發現,78%的受訪者表示以現金作為支付方式,遠低於2019年的91%,而以信用卡及扣帳卡作為支付方式的則從去年同期80%上升至84%。各項電子支付方式的使用量亦見31至41個百分點的淨增幅,今年首八個月減少使用現金的受訪者比例高於增加使用現金的受訪者,淨變幅為37個百分點。

Visa香港及澳門區董事總經理史美琪(Maaike Steinebach)表示:「疫情正推動我們轉向無現金社會。除電子商務外,電子銀行及開放數據將成為兩大增長引擎,推動可持續和可信賴的數碼轉型。當更多消費者進行連網商業,我們可預視大量金融及個人數據的產生和匯集。」

Visa香港及澳門區董事總經理史美琪(Maaike Steinebach)

疫情期間,過半(52%)的購物開支透過網絡進行(而新冠肺炎疫情前是40%)。當疫情基本過去後, 45%的港人預計消費仍將於網上進行。除雜貨及外賣食物外,愈來愈多消費者在網上購買保健、體育及休閒、藝術及工藝品以及教育相關的產品或服務。這一系列網上消費行為的轉變亦將產生更多消費者相關數據。

史美琪女士補充:「現金用量減少而電子支付日益普及的趨勢為業界帶來新機遇,以協助消費者及商戶管理數據風險,創造更優越的用戶體驗。隨著我們邁向數碼化的未來,在私隱及安全與便利性、效率及消費者體驗之間取得平衡是行業的首要目標。」

無現金悖論:電子銀行及開放數據的兩難之境

消費觀念急劇變化,可見消費者衍生了新的期望:

  • 無現金未來近在眼前,相信三年內有可能踏入無現金時代的受訪者由2019年的19%上升至25%;非現金支付傾向亦為有記錄以來最高的77%。
  • 過半受訪者認為無現金社會最大的好處是「方便」及「更衛生」。
  • 即使是小額交易,愈來愈多消費者也傾向使用電子支付(對於100港元至199港元的交易,63%的受訪者選擇無現金支付,而2019年只有56%)。 
  • 相比2019年,港人可以在更長時間內不使用現金;41%可以在一週或更長時間內不使用現金(而2019年只有33%)。此外,42%的受訪者攜帶的現金少於兩年前,主要原因是衛生問題以及更經常使用感應式支付。
  • 使用生物識別自動支付、收據無紙化,以及透過流動應用程式在餐廳點餐及付款等趨勢能夠帶來最大方便,亦因此最受歡迎。

在電子銀行方面,消費者對其帶來便利的期望表現得最為明顯: 

  • 超過五分之二的消費者(44%)每週內曾數次甚至多次使用流動銀行服務,同樣比例的消費者很少或從未親臨銀行分行。使用電腦以同樣頻率進行網上銀行服務的消費者只有31%。疫情期間,39%的消費者更頻密採用電子銀行服務,38%計劃於疫情過後繼續採用電子方式。
  • 在大多數銀行服務中,流動銀行服務的使用率最高,尤其是檢查賬戶或投資結餘、支付賬單、以及進行P2P(個人對個人)或商戶轉賬。P2P支付較去年增加11個百分點至47%。
  • 尋求投資建議是消費者仍會親臨實體銀行的少數原因之一,不過其比例亦接近流動銀行服務。金融機構及金融科技公司可把握機會,研究如何拓展這個尚有發展空間的服務領域。 
  • 消費者體驗方面,消費者認為電子銀行最需要改進的兩個範疇包括提供更易於使用的聊天機器人,以及設立更便利的投訴或爭議解決機制。
  • 以方便程度而言,感應式卡支付較其他支付方式(包括二維碼及儲值卡)為佳。

儘管香港消費者普遍接受電子銀行,但對分享數據仍有不少顧慮:

  • 雖然開放數據對產品比較、預付通知書及信貸金融服務的網上應用有明顯的好處,但只有39%的消費者願意分享聯絡資料,以及只有29%願意分享個人身份資訊。 
  • 接近一半(46%)消費者認為政府及企業可以採取更多措施保障他們的數據及私隱。 
  • 絕大部分消費者(82%)認為分享電子數據弊多於利,可趁此機會向公眾宣傳為保障消費者而採取的保安措施。
  • 近四分之三(73%)的消費者認為應該擁有對自身數據的控制權。就算對自身有利,相當比例的受訪者(64%)仍不希望出售個人數據。
  • 支付網絡、金融機構及國際流動錢包公司[2] 在容許存取個人數據方面的淨信任度[3]錄得最大增長,目前的淨信任度分別上升至19%、18%及8%。

  •  
  •  
  •  

benny

Benny Yeung ~ 企業IT傳媒人,經常四周穿梭科技巨企及論壇,熱愛探討新商機。性格貪玩,但喜歡閱讀沉悶的企業賺蝕數字,最重視辦事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