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企應如何全面布局生成式人工智能?
雖然人工智能早已被不同企業及行業應用於各種商業創新,但是隨著大型語言模型的突破性發展,預計企業將會投入更多資源發展人工智能及機器學習。我們去年進行了一項全球調查,結果顯示本港企業在人工智能及機器學習準備程度位列全球第二,相信2024年將會是港企布局生成式人工智能極速發展的一年,以創造更高商業價值,重新定義工作模式。
2024年企業運用人工智能的趨勢:
一、更多企業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處理圖像相關工作
更多企業將使用人工智能完成各種與語言及圖像相關的工作,包括自然語言生成、文檔分析及總結、內容搜尋等,提高員工整體工作效率及讓管理層作出更佳決策。
二、財務團隊透過生成式人工智能簡化收款流程
財務團隊能夠簡化收款流程,及早收回客戶款項。他們能根據客戶逾期情況及頻率,自動撰寫及批量發送逾期通知。團隊亦可根據預先設定的規則大量寄送信件,輕鬆發送包裹,提高收款代理人效率,早日收回款項。
三、提升招聘效率
招聘人才方面,人力資源團隊能借助生成式人工智能,在短短數分鐘內生成職位描述,騰出時間尋找合適求職者,省去處理行政工作的繁瑣流程。團隊能根據已儲存在人力資源平台的數據制訂職位要求,如工作經驗、特定技能等,生成精準的職位描述,以篩選出最合適人才。
數據數量與質素為關鍵
企業應該明白,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有效性取決於數據的數量與質素。過往曾出現聊天機械人提供偏頗或不準確結果等情況。因此,生成式人工智能解決方案供應商應將重點投入到特定領域的語言模型及數據的質素,確保資料庫有龐大的數據量,以建立能夠持續生成準確及可信結果的模型。
儘管人工智能技術發展一日千里,它亦存在一定風險。企業在布局人工智能時,應堅持發展數據安全及私隱標準,並建立嚴格的道德框架。在嚴格規管下,企業可以保留創新帶來的好處並適當管理風險。
無可否認,人工智能有助企業自動化業務流程,但企業亦應藉此提升員工的競爭力,而非利用人工智能取代員工。人工智能整合人類專業知識,促進人類與機器之間的合作,而我們應為人工智能生成的結果作最終判斷,並為決定負責。
在我們活用人工智能創造更便利的生活同時,亦應在創新和責任之間取得平衡,確保人工智能浪潮和實用性並存,並鼓勵員工敢於創新。
作者簡介:Workday大中華區總經理湛致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