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回顧創科局成效!張曼莉:香港銳意革新 加大投資創科 (下)

  •  
  •  
  •  

面對今年政治、經濟環境新挑戰,會否阻礙香港創科發展的良好走勢?政府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副局長張曼莉 (Lillian Cheong) 強調,政府早已布局香港創科產業發展戰略,過去一年積極拓展海外市場。去年她曾到訪韓國,讓韓國企業了解到香港在生物科技方面發展迅速,當地生物製藥的公司欲進入內地市場,但對內地的規範、標準不甚了解。香港近年積極改革,既能聯通國際,亦能對接內地,所以韓國生物製藥公司正積極與科學園和河套香港園區跟進落戶香港。

一間於韓國及世界多地均有設廠的智能激光解決方案科技公司亦將其總部及研發中心設於香港科學園,正正因為香港有「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優勢、雄厚的科研實力,以及豐厚的人才儲備,有助其對接國際的標準。

至於創科局今年重點工作,首推河套香港園區。河套香港園區今年將正式進入營運階段,現時園區公司正努力推進相關的招租工作,預計首批來自生命健康科技、人工智能和數據科學等園區支柱產業的租戶將會在今年 (2025年) 下半年開始進駐。

創科局去年11月發佈《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 香港園區發展綱要》,成為創科局今年下半年重點發展項目。

河套地區具有跨境合作的獨特優勢,在「一國兩制」和「一區兩園」的基礎上,特區政府與中央及地方相關部委深入商討,爭取試行專屬的跨境政策措施,讓人員、物資、資金、數據等重要創新要素在河套地區內便捷流動,簡化科研物資和設備進出兩地園區的出入境手續和審批程序等,以加強兩地園區間的互補和合作,及增加香港園區的招商引資的吸引力。

特區政府於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e站通綜合服務中心,設置香港「跨境通辦」自助服務機。市民可使用設於同一地點的「智方便」自助登記站,辦理「智方便+」的登記或升級手續。

「除目前政府出資興建的第一批8幢大樓,我們亦計劃第一期其他部分邀請業界參與,包括興建符合他們需求的製造中心、產學研基地、或其他設施。創科局今年會向業界徵求計劃意向書 (EOI)。」她表示,政府會積極用創新思維,推動兩地的規則銜接和機制對接,把河套香港園區打造成為國家科技創新的橋頭堡,以及國家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策源地。

過去一年走訪多個科技界活動,張曼莉感受最深的是社會各界均對香港創科發展積極投身當中、並認同政府對創科發展的工作和感受到創科發展的蓬勃氛圍。政府會抓緊新一輪科技浪潮所帶來的機遇,跟上國家高質量發展的步伐,不斷尋求改革創新,努力實現破局;同時,她亦希望創科能夠改善市民日常生活。張曼莉總結時說:「科技由以往十分高深,變為市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與自己息息相關。創科是現時社會發展的重要引擎,新產業的革新發展可以提升市民幸福感、獲得感。」

張曼莉認為科技普及應用,可成為市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提升市民幸福感。

  •  
  •  
  •  

benny

Benny Yeung ~ 企業IT傳媒人,經常四周穿梭科技巨企及論壇,熱愛探討新商機。性格貪玩,但喜歡閱讀沉悶的企業賺蝕數字,最重視辦事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