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門紅橋巴士站空氣污染 超世衛指引4倍多
香港空氣污染問題嚴重,屯門區更是空氣污染的重災區之一。健康空氣行動與香港科技大學環境研究所(HKUST-IENV)開展首個「好空氣社區」教育計劃,以屯門區中華基督教會譚李麗芬紀念中學成為首間「核心學校」,並公佈11個區內地點的測量結果。
紅橋巴士站成空污黑點之首
中華基督教會譚李麗芬紀念中學透過1.5公里體驗式學習圈,讓參與學生尋找空氣污染黑點及環境健康風險,實地調查及收集數據,找出解決方案。於三月中旬,參與計劃的學生與一眾長者義工協力合作,在學校1.5公里範圍内的11個地點安裝二氧化氮試管,採集2星期數據,並進行實地觀察及問卷調查,了解屯門街坊對於區內空氣質素的意見。

隔音屏障阻空氣污染物消散
本地二氧化氮主要來自汽車排放。根據環境局委託的專家推算,每上升10微克/立方米的二氧化氮,死亡率會增加3.9%。調查結果顯示,11個測量地點的二氧化氮濃度均超出世界衛生組織的建議安全水平(年均每立方米40微克),而毗鄰屯門公路最接近的三個地點,分別為紅橋巴士站(每立方米222.18微克)、區內某間幼稚園(每立方米102.74微克)及中華基督教會譚李麗芬紀念中學(每立方米92.59微克),屬空氣污染最嚴重。當中紅橋巴士站更遠超世衛指引4倍多,主要是屯門公路的隔音屏障設計阻擋空氣污染物的消散,令巴士站的空氣污染問題長期嚴重。

參與計劃的學生發揮創新思維,提出多項實踐方案。針對校區方面,綠化校園,栽種多種植物,令空氣更加清新;建議學校將體育課時段安排在空氣較清新的非繁忙時段,避免學童吸入太多污染物;在學校附近建設屏障,阻擋並減少車輛排放的污染物。交通運輸方面,建議政府淘汰燃油車,補貼車主購買電動車,2030年全面使用零排放車輛;呼籲政府規管及收緊車用燃料及車輛廢氣排放的標準;建議市民多乘搭公共交通工具。
健康空氣行動行政總裁馮建瑋表示:「『好空氣社區』計劃透過多元學習活動,讓學生逐步學會收集空污數據及運用創新科技,作出科學分析,並帶動區內街坊身體力行,喚起市民對空污及健康議題的關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