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發局2025年第一季出口信心指數仍穩
香港貿易發展局2025年第一季出口信心指數調查結果顯示,面對美國向其環球貿易夥伴大幅加徵關稅,香港出口商的信心仍見改善。現狀指數(對本季度實際表現的評估)上升了1.8點至52.1,預期指數(對下個季度的信心表現評估)則升1.0點至51.0,同樣表現向好。兩項數據均穩在50的分水嶺之上,反映業界對出口前景普遍保持樂觀。
Read More香港貿易發展局2025年第一季出口信心指數調查結果顯示,面對美國向其環球貿易夥伴大幅加徵關稅,香港出口商的信心仍見改善。現狀指數(對本季度實際表現的評估)上升了1.8點至52.1,預期指數(對下個季度的信心表現評估)則升1.0點至51.0,同樣表現向好。兩項數據均穩在50的分水嶺之上,反映業界對出口前景普遍保持樂觀。
Read More渣打銀行與香港貿易發展局公佈2024年第三季渣打大灣區營商景氣指數 (GBAI)。營商活動的「預期」指數連續兩個季度上升,由上季的54.8升至55.2,反映市場情緒持續錄得輕微改善。渣打大中華區高級經濟師劉健恒表示:「中國在9月底推出多項較預期強勁的刺激經濟措施,以及美國聯儲局展開新一輪減息周期,惟相關利好因素未及反映在第三季調查結果。」
Read More香港貿易發展局公佈2024年第三季香港貿發局出口信心指數,顯示香港出口商對業務前景保持樂觀,預示本港出口短期內將以溫和步伐持續增長。香港貿發局研究總監范婉兒表示:「儘管國際緊張局勢持續對貿易前景帶來不確定性,香港出口商仍然保持強韌。大多數受訪者表示沒有受最新一輪貿易限制和上調關稅影響,縱有影響也只屬非常輕微。」
Read More香港貿易發展局和建銀國際聯合發表研究報告,指出中東企業視香港為理想上市地點。當中,阿聯酋及沙特阿拉伯大部分受訪企業認為,香港在確保資金來源、與亞洲多國 (特別是中國內地) 的緊密聯繫,以及獲得更多國際認可這三方面具有利條件,是中東企業的首選。
Read More香港貿易發展局預期2024年香港出口將增長4至6%。截至今年10月,本港出口收縮達11%,相比之下,明年出口有望呈現復甦勢頭。香港貿發局研究總監范婉兒表示:「電子業是香港最大的產品出口創匯行業,當全球市場對高科技組件需求反彈,香港將直接受惠。」
Read More香港貿易發展局一項調查顯示,接近九成受訪駐港日本企業已在至少一個日本以外的RCEP (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 市場經營業務,逾六成計劃或有意在未來三年通過香港辦事處在RCEP成員國擴展業務,當中以粵港澳大灣區 (40.4%) 及東盟 (39.4%) 最受歡迎。他們善用香港完善的物流及營商網絡、世界級的商業服務等優勢以助管理及擴展亞太以至全球業務。
Read More香港貿易發展局(香港貿發局)及領展資產管理有限公司(領展)近日聯合發表《香港房地產發展及物業管理領域綠色實力:RCEP機遇》研究報告,揭示香港綠色建築七大優勢,並指出港企如何在氣候風險評估及設計顧問服務、綠色金融、建築及設施管理數碼化,和綠色建材認證及採購等四大範疇,加強與《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成員國的協作,進一步提升綠色建築能力及開拓國際市場。
Read More今年首季「香港貿發局出口指數」躍升9.3點至39.0,反映香港與內地在2月初全面通關後,本地出口商信心顯著改善,預期未來數月將全面展現通關所帶來的積極作用。
Read More香港出口信用保險局與香港貿易發展局聯合發佈調查研究《通過香港商貿平台拓展大灣區疫後商機》,發現港商面對低價競爭、不諳內地法規、融資及客戶信貸問題等三大挑戰,然而,挑戰與機遇並存,受訪企業表示港企在大灣區市場亦具相當的獨特優勢,包括香港品牌聲譽及善於引進外國優質產品等。港商宜善用優勢,以大灣區作為跳板進一步開拓內地龐大的內銷市場,同時分散只從事國際市場所帶來的風險。
Read More渣打銀行與香港貿易發展局公佈,渣打大灣區營商景氣指數 (GBAI) 的「業務活動現狀指數」從第一季度的49.6下降至第二季度的43.3,連續第四個季度減弱,是自2020年第三季度以來的最差表現。由於相關調查是在四月和五月進行,當時大灣區的企業正備受國內疫情爆發所影響,加上外圍市場的挑戰 (如俄烏衝突、大宗商品價格高企和全球通脹、主要央行的貨幣政策緊縮等),因此指數轉差屬於預期之內。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