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疫情維持學與教水平的四大方法
在過去兩年多,新冠疫情反覆不穩,最近又因為Omicron變種爆發而再次影響面授課堂。本地教育界所面對的轉變幅度及頻率史無前例,現在亦是時候檢討如何以科技提升教與學的水平。Lenovo中亞太區幕僚長兼香港及澳門區總經理何一凡女士撰文,強調善用教學科技,能把教與學提升至更高層次。
Read More在過去兩年多,新冠疫情反覆不穩,最近又因為Omicron變種爆發而再次影響面授課堂。本地教育界所面對的轉變幅度及頻率史無前例,現在亦是時候檢討如何以科技提升教與學的水平。Lenovo中亞太區幕僚長兼香港及澳門區總經理何一凡女士撰文,強調善用教學科技,能把教與學提升至更高層次。
Read More科技發展不斷塑造及改變各行各業,「智能」進化是唯一出路。但要成為智能製造商,當中又需要哪些條件?智能製造業就是把各組件結合在一起,創造出一個融合更強適應能力及數據豐富的生產製造流程。當所有機器互相連接並共享資訊時,製造商可以清楚了解每個車間的生產情況,並採取積極主動的維護方法,微調工作流程以獲得最高效率。
Read More過去一年,全球銀行平均每週受到700次攻擊,同比增長53%。根據Check Point Research (CPR) 威脅情報報告數據顯示,在香港的金融 / 銀行業機構過往六個月平均每週受到433次攻擊,而這段時間所受到的攻擊漸了全球11%,比同在亞洲區的中國 (6%) 和新加坡 (5%) 的佔比為之高。從網絡釣魚詐騙和阻斷服務攻擊到國家級別的複雜攻擊,針對銀行的網絡威脅不斷增加。
Read More新冠疫情下,愈來愈多企業透過雲端服務提升營運效率。根據Gartner預測,到2026年公共雲端將佔全球企業的IT開支逾45%。就上述趨勢,Google Cloud亞太區安全主管Mark Johnston撰寫了一篇文章,談論企業在決定遷移至雲端時,有六大全球公共雲端的安全趨勢值得決策者注意。
Read More在職場新常態下,員工對未來的工作環境有更多選擇,並正在積極尋找能提供混合辦公模式和支持工作與生活平衡的僱主。去年10月,Gartner訪問全球3,500多名在職人士,其中65%的受訪人士表示,新冠疫情令他們重新評估工作在生活中的地位。隨著「大離職潮」席捲亞洲,許多僱主正面臨大規模的人才流失和嚴重人手短缺的挑戰。
Read More制定有效的數碼轉型策略已成為企業目前最重要的任務之一,這對於推動企業邁進數碼增長時代尤其重要。麥肯錫 (McKinsey) 指出,數碼化已成為疫情後業務的必備條件,當今最成功的企業均會提升科技能力,以保持領先優勢。
Read More隨著數據生態系統急速擴張,我們正處於一個做任何事都不受地理限制的經濟體系當中。據估計,今年全球有65%的GDP將來自數碼經濟。大量湧入的數據不僅意味著機會,許多挑戰也伴隨而來。畢竟,當前與未來數碼發展的成功,取決於是否能保護與維持日趨複雜的IT系統。Dell Technologies全球技術總監John Roese針對IT產業提供會顛覆工作、居家還有學習體驗的各種平台及功能,逐一檢視這些近期與長期的預測。
Read More香港特區政府一直提倡「再工業化」並在不同方面為再工業化製造有利條件。創新及科技局局長薛永恒於2021政府資助基金博覽+「知己知彼 持續升級」研討會中提到香港政府積極從基建設施、財政支援、人才培養、技術提升及推動科研等五方面推動「再工業化」。
Read More根據市場研究公司Gartner預測,到2025年,有四分三的企業數據將在傳統數據中心及雲端以外產生及處理;這些數據包括結構化、半結構化和非結構化。COVID-19疫情令員工分散工作,加速業務網絡去中心化及工作流程改變;當中每封發送的電郵、每次參加的在線會議,以及每個在家工作接聽的電話都會產生數據。於2020年,亞太地區有70%的 IT決策者已經積極運用邊緣 (Edge) 技術,亦有6%計劃在這年進行。
Read More不經不覺,香港的5G流動網絡已經面世一年多,各式各樣的商業解決方案及個人應用有如雨後春筍,加上政府早前進一步開放頻譜,一般人以為遙不可及的5G網絡世界,已經靜悄悄登門入戶,並融入千行百業,最近中國移動香港亦宣布5G客戶規模更已突破100萬,越來越多人踏入5G新時代。
Read More